古代船的大小?(500料船有多少吨?)
1、古代船的大小?
1974年,泉州后渚港出土一艘名为“福船”的船,残长24.20米,残宽9.15米,估计载重约200吨,排水量600吨。展出后渚宋船的泉州海外交通历史博物馆曾说:“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木帆船。”
然而,这一纪录很快被打破。2007年12月,南宋沉船“南海一号”被整体打捞上来。800年前,这艘商船装载着瓷器、丝绸和其他商品,从泉州港出发前往东南亚,但不知何故在南海沉没。“南海一号”出水后,经测量船体长30.40米,宽9.80米,高约4米(不含桅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远洋商船。
但如果我们把南海一号放回历史中,它并不是宋代最大的商船。据陆说:“海上商人的船只大小不一。最大的是5000物资,可以承载五六百人;最小的一个是2000到1000的物资,也可以承载两三百人。”料是宋人对船只载重的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一宋石,相当于今天的120斤。宋代常见的大型海上商船可运载5000件物资,即载重300吨。如果把载重200吨左右的“南海一号”和后渚港宋船换成宋人的计量习惯,大概是3600吨左右,应该只是中型商船。
然而,即使是5000材料,也不是宋代船只的最大装载能力。宋人还建造了更大的帆船。北宋惠宗年间,宋廷下令在码头建造两艘巨轮,一艘名为“丁新立涉怀远嵇康神州号”,另一艘名为“随波济”。同时,还委托了来自福建和浙江的6名监事陪同。客船“长十余尺,深三尺,宽二十尺,可载二千斛粟”。两千蹄等于两千料,即载重约120吨,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泉州后渚港宋船略小。
“嵇康”和“同济”神舟的装载能力如何?据《宣和出使朝鲜图》记载:“神舟长、宽、高三倍于客轮,有物有人”。换句话说,一艘神舟的装载能力至少是6000吨。用今天的话来说,装载能力可以达到360吨,排水量可以达到1000吨以上。难怪宋人形容这两个神州“像山一样,漂浮在波浪上,低头在锦帆中,屈服在饺子中”,“在美人迎接圣旨的那一天,她低头欢呼叹息”。
然而,神州号可能不是从大宋港出航的最大商船。南宋人周去非的《岭南答案》描述了一艘名为“木兰船”的巨轮,这是一艘从大宋航行到木兰陂王国(即非洲西部的姆拉贝特王国)的巨大商船:“船漂浮在南海,就像一个巨大的房间,如果帆挂在天上,它将有几十英尺长,船上有数百人,它将积累一年的粮食。”这艘木兰船和神舟号差不多大。还有一艘更大的木兰船:“船越来越大了。一艘船可以容纳数千人,而且船是有机的,否则需要几年才能到达那里,除非是一艘巨大的船,否则不可能到达那里。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木兰船,不一定是大话。”这艘巨轮可以容纳数千人。小屋内不仅可以养猪、酿酒,还配备了“织布机”,开辟了“集市”。
元朝时到过杭州和广州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巴杜也描述说,印度和中国之间的海上交通是由中国人控制的。中国的船只有三帆到十二帆,一艘大船可以载一千人,包括600名水手和400名士兵。这些商船是在刺桐(泉州)和兴科兰(广州)建造的。要知道,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英国制造的超豪华游轮,只能搭载三四千人。
经过宋元时期400年的发展,中国人的造船技术在明初郑和下西洋时达到顶峰。史书称郑和为“六十二艘宝船,其中最大的一艘长44英尺,宽18英尺”。换算成现在的尺寸,它长125.65米,宽50.94米。根据中国船舶史研究会副会长、武汉理工大学教授Xi·龙飞的研究,郑和宝船的排水量超过1万吨。几乎像一艘小型航空母舰。
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只有五种,其中最大的一艘被称为“宝船”,长44英尺,宽18英尺,可容纳数千人。这是当时最大的海船。
明朝的一尺相当于今天的31厘米。换算成今天的尺寸,这艘“宝船”长138米,宽56米,它也是一艘木制帆船。目前一艘排水量5万吨的海船一般长约181米,宽约31米。
南海一号长约42米,船宽11米,设计水线32米,船高约4米,预计排水量828吨,载重近425吨,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沉船中最古老、最大、保存最完好的船舶。
2.500货船有多少吨?
大约1000吨。
环球UG登录入口按照目前船史领域的研究意见,500料船的最大排水量应该在1000吨以上,但也有专家认为5000料船在5000吨左右,对于木帆船来说已经是一艘巨轮了,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专门研究。
宋明时期出现了量词“了”,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一料等于十立方尺,宋尺或明尺,两者相差不大。
宋明两朝在航海方面领先于世界,出现了量词材料。一料等于十立方尺(宋尺或明尺,两者相差不大),一料=一石= 92.5公斤,500料= 46250公斤,排水量为46.25吨。所以500号货船有46.25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