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于刑事处罚与有罪免刑区别?(一正科级公务员被法院判玩忽职守免予刑事处罚后,党纪应给什么处分?)
1.免于刑事处罚和有罪有什么区别?
刑法中的免刑与免于刑事处罚是一样的,因为犯罪分子由于某些法律原因而不必承担刑事处罚。
免除刑事处罚:
我国刑事诉讼法确立的法定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原则。贯彻这一原则可以及时防止和纠正对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的错误追究,节约司法资源,避免无效劳动。
1.情节明显轻微、无害的,不认为是犯罪。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当然,不构成犯罪的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2.该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我国《刑法》规定了刑事犯罪的追诉期限,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等一下。追诉时效具有法律约束力,超过追诉时效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3.通过赦免免于处罚。根据宪法,NPC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大赦。罪犯一旦被赦免,就不能再接受调查。
4.依照刑法规定告诉后才处理的犯罪,不告诉或者撤回的。我国《刑法》规定四类案件应当告知后才处理: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侮辱、诽谤案件(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情形;第260条第1款规定的滥用情况和第270条规定的贪污情况。对这些犯罪的调查是基于受害者的讲述。如果没有法人告诉他们,或者如果他们后来告诉他们,他们将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中国刑法实行罪责自负、反对牵连他人的原则。此外,刑事诉讼中没有缺席审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追究刑事责任没有意义,不予追究。
6.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如果根据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其他有效法律规定应当免除刑事责任的,将不会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进行追究。
如遇上述情形,应根据不同的诉讼阶段作出不同的处理。在立案过程中,发现有上述情形之一的,如果是自诉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果是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立案决定。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侦查机关应当在侦查程序中撤销案件;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一案宣告无罪。在其他情况下,应裁定终止审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被告人死亡,但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可以确认被告人无罪的,应当宣告被告人无罪。
免于刑事处罚是缓期执行。与有罪不罚不同,有罪不罚是在劳动改造中表现良好或做出贡献的一种减刑形式。
免除刑事处罚一般是轻微犯罪,不认为是犯罪。有罪不罚是指那些实施了犯罪行为但由于其他原因而免于刑事处罚的人。
2.正厅级公务员因玩忽职守被法院免予刑事处罚后,党纪应给予何种处分?
应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观察或开除党籍处分。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党员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免予刑事处罚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菲律宾UG环球
发表评论